本文转自:中国经济导报
张守营
在人类文明史的褶皱里,每一次重大技术突破都暗含着认知框架的嬗变。当考古学家在土耳其发现9000年前的石制算筹,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破译最早的楔形文字时,他们触摸到的不仅是工具演进的轨迹,更是早期人类突破具象思维、构建抽象符号系统的认知革命。这种跨越时空的呼应揭示着技术发展的本质规律:真正改写文明进程的,从来不是器物层面的改良,而是人类认知边界的突围。
工业革命的深层叙事远不止蒸汽机的轰鸣。当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在曼彻斯特纺织厂发出第一声嘶吼时,人类对能量的理解正经历着范式转换——从依赖生物肌肉的机械做功,到驾驭物质深层能量转化的认知跃迁。正如科学史家托马斯·库恩所言,这种“范式革命”使人类首次建立起能量转化的系统思维,为现代热力学与量子物理埋下认知的种子。正是这种思维范式的突破,让看似简单的动力装置成为撬动现代工业文明的支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