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千2百多年前,古希腊的伟大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原理的故事和名言,至今仍令人怀念。
1.在古希腊时期,叙拉古的国王希伦二世得到了一顶新王冠。他对这顶王冠的纯度有所怀疑,怀疑工匠可能在制作过程中掺入了银等较便宜的金属。但他又不想破坏王冠来检验,于是便将这个难题交给了著名的学者阿基米德。
阿基米德为此苦思冥想了很久,一直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。有一天,当他像往常一样去澡堂洗澡时,他注意到当自己浸入浴缸的水中时,水位会上升。这个现象突然点亮了他的思路。他意识到,浸入水中的物体会排开一定体积的水,而排开水的体积应该与浸入物体本身的体积相等。
想到这里,阿基米德兴奋不已,他突然明白了如何检验王冠的纯度!据说他欣喜若狂地跳出浴缸,甚至忘了穿衣服,就赤身裸体地奔向王宫,一边跑一边大喊着“Eureka! Eureka!”(希腊语,意为“我找到了!我找到了!”)。
阿基米德的想法是这样的:如果王冠是纯金的,那么它的体积应该与等重量的纯金块的体积相等。如果工匠掺入了银,由于银的密度比金小,那么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,掺有银的王冠的体积就会比纯金的王冠体积大。
因此,阿基米德设计了一个实验。他取来与王冠等重量的纯金块,分别将王冠和纯金块浸入装满水的容器中,测量它们各自排出的水的体积。如果王冠排出的水的体积大于纯金块排出的水的体积,那就说明王冠中掺入了密度较小的银,证明工匠偷工减料了。实验结果正如阿基米德所料,王冠排出的水的体积确实比纯金块多,证实了工匠的欺骗行为。
通过这个实验,阿基米德不仅帮助国王解决了难题,更重要的是,他由此发现了著名的阿基米德浮力原理,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浮力,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。这个原理成为了流体力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石。
2.阿基米德研究杠杆原理,曾说过一句名言:只要给我一个支点,就能撬动整个地球。
引申之,目前AI就是这个支点。利用AI这个支点,就能撬动整个教育世界。
这张图片展示了一位身穿古希腊服饰的人,站在一个大型类似日晷的结构旁边。日晷的长木质晷针投下的阴影落在刻有符号和铭文的石质基座上。背景中有地球的巨大图案,暗示着日晷与地球之间的某种联系。整体场景设定在广阔的风景中,可以看到晴朗的天空和远处的山脉。这个场景结合了古希腊文化、天文学和时间计量的元素,突出了这些概念的历史意义。
石质基座上的铭文包括:
-
“ΑΝΑΓΡΑΦΗ”(可能与记录或标记有关)
-
“ΗΛΙΟΣ”(意思是太阳)
-
“ΦΩΣ”(表示光)
-
“ΧΡΟΝΟΣ”(意为时间)
-
“ΑΛΗΘΕΙΑ”(代表真理)
这些铭文似乎象征着时间、光明和真理的关联,同时也可能暗示了人类与自然宇宙的关系。结合地球的背景图案,它可能在探讨天文学如何解释地球时间与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。
这是一幅非常有意义的画面,它唤起对古代智慧和宇宙规律的深思。您是否有关于它的具体想法,或者想进一步探讨相关的主题? 😊